上海翻譯公司提醒您翻譯他人作品應注意五大著作權問題
在圖書出版和新聞報道中,經常會遇到翻譯出版外國作品和使用國外媒體文章的情形。正確理解并合理解決與翻譯有關的著作權關系,既有助于避免造成對他人作品的侵權,也有助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因此值得新聞出版業界對此問題的關注。
理清關系合理使用
按照我國《著作權法》的解釋,所謂翻譯是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如中文與外文之間的相互轉換,漢族語言文字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之間的相互轉換等,都屬于翻譯。翻譯是一種使用已有作品的方式,同時又是一種根據已有作品進行再度創作并形成新作品的方式。因此翻譯所涉及的著作權關系也相對復雜。通??梢詮囊韵聨讉€主要方面去理解:
首先,翻譯是一種對已有作品進行使用的行為,已有作品的著作權人享有翻譯權。在對作品進行翻譯時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但實踐中,著作權人對翻譯權一般不單獨行使。因為翻譯僅僅是一種對已有作品進行演繹,也就是再度創作的行為。如果在完成對作品的翻譯后并沒有投入實際的使用,這種行為從著作權角度來看,沒有實際意義。只有當翻譯完成后再涉及其他諸如出版、播放、表演、攝制等使用方式時,著作權人的翻譯權才與其他使用權一并行使。
其次,對于翻譯完成后形成新的作品,作品的著作權人享有單獨的著作權,但翻譯作品在行使時不得侵害原作品的著作權。避免侵害原作品的著作權,不僅要注意翻譯他人作品時,不得侵害原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如保護作品完整性等權利,而且在對作品進行翻譯或者改編,以及以出版、播放、表演、攝制等形式對翻譯作品使用時,翻譯作品的著作權人授權應以原作品著作權人為限,而不能超出原有授權的范圍。
再次,在實際使用翻譯作品時,作為使用方的第三方應當取得原作品著作權人和翻譯作品著作權人的雙重授權。而且第三方還可以根據授權范圍和授權期限的不同,分別行使這兩種不同的授權。比如在出版翻譯時,如果由出版社取得了原作品著作權人翻譯和出版的授權,它可以任意選擇翻譯者,也可以在翻譯出版的有效期間更換翻譯者。當然,也不排除翻譯作品著作權人自己從原作品著作權人那里取得翻譯和出版的授權。在這種情況下,翻譯著作權人的身份不僅是翻譯作品的著作權人,同時也是原作品翻譯出版使用權的擁有者,而第三方從其獲得雙重授權即可出版翻譯作品。
那么,如果翻譯他人作品應該注意規避哪些著作權糾紛問題呢?筆者認為有5個。
規避糾紛防止抄襲
問題一:如何適用合理使用原則
在翻譯作品時,合理使用的原則同樣可以適用。即作者創作作品時,在《著作權法》中規定的各種合理使用的情況下使用外文或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同樣可以不經原作品著作權人授權,不支付使用報酬。比如在作品中為了介紹、評論作品或者說明問題,可以適當引用外文作品;在新聞報道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某新聞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新聞媒體已經發表的關于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和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等。在上述情況使用外文作品時,應當注意符合合理使用的條件,如使用的應是已經發表作品,應注明原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引用不得過量,尤其在新聞報道中應嚴格控制在著作權法規定的情形中,否則有可能構成對外文作品的侵權。
問題二:是否涉及抄襲問題
在采訪中,經常有記者詢問非法翻譯是否構成抄襲?!吨鳈喾ā芬幎ń关飧`(抄襲)他人作品,但對于抄襲在法律上并沒有嚴格的界定。抄襲通常理解為是一種將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作品的行為,涉及侵犯復制、發行等著作權財產權以及署名權等人身權等多項權利。至于未經授權且又不注明原作者姓名翻譯他人作品是否屬于抄襲,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對此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觀察,一是在翻譯過程中畢竟存在文字語言之間的轉換,翻譯不完全等同于復制,將與翻譯有關的侵權行為認定為抄襲,未免有些牽強;二是翻譯他人作品,又未經原著作權人授權和不注明原作者姓名,由此而產生的作品,確實會在客觀上被誤認為是翻譯者的原創作品,并同樣涉及侵犯著作權中的多項權利,這些確與抄襲存在著許多相似之處。對于新聞出版業界來說,筆者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糾結,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還是應當把更多的關注重點放在侵犯翻譯權中可能會涉及的著作權,以及如何避免侵權等問題上來。
問題三:編譯外文作品是否涉嫌侵權
在新聞報道和其他作品創作中,還經常存在對外文作品進行編譯的情況。所謂編譯通常指使用時雖注明了原作者姓名但未經授權。一般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僅選擇摘取外文作品中的部分內容進行翻譯,不增加翻譯的自己的創作;另一種是在選摘外文作品翻譯的同時,也適量增加了翻譯者自己創作的內容。筆者認為,不論哪一種情形,都可能構成對外文作品的侵權。第一種情況屬于摘編,即摘取原作品部分內容進行翻譯,構成對作品的侵權。第二種雖增加了翻譯者自己的內容,但仍然存在大量使用原作品,超出合理使用范圍,這也構成侵權。如果連原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都未注明,則無論哪種編譯又都涉及侵犯原著作權人的署名權。
問題四:如何確定外文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近些年不斷發生有因確定外國作品著作權保護期問題引起爭執的相關事例發生。許多出版單位也因此而感到困擾。對于著作權保護期,各國的規定不盡相同。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著作權保護期與《伯爾尼公約》規定一致,一般是作者終生加死后50年。有的國家規定了更長的保護期,如美國和歐盟成員國等都將保護期延長到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70年,這也符合伯爾尼公約的規定。對于保護期限不同的各國之間如何確定給對方的保護期限,伯爾尼公約規定的原則是:除非該國另有規定,保護期都應依照被請求保護的國家的法律規定確定。到目前為止,我國沒有就著作權保護期問題與任何其他國家簽訂過互惠協議。根據上述原則,在翻譯出版外文作品時,如果遇到來自公約成員國的保護期比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時間長,則應當按照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保護期計算,即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對于超出的部分,我國不予以保護。
問題五:如何對待已進入公有領域的外文作品
作品著作權超過保護期,即進入了公有領域,就意味著任何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授權也不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以各種形式使用該作品,包括翻譯出版。但這僅限于對原作品本身的使用。如果其他人在使用中增加了新的創作,這些作品則應當按照該部分內容著作權人的保護期限予以保護。如原作品在進入公有領域后,又被他人經過重新選擇或編排成集,形成匯編作品。對此,匯編人對匯編作品享有整體的著作權,如翻譯出版匯編作品,應當取得匯編人的授權?;蛘?,他人在原作品出版時,在自己的版本中又增加了諸如序言、說明和注釋等新的內容。針對這些版本進行翻譯出版時,也應當取得增加部分作品著作權人的授權。
新譯通上海翻譯公司轉載
相關閱讀:
上海翻譯公司翻譯服務語種
英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俄語, 意大利語,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韓語, 羅馬尼亞, 波斯語, 泰語, 越語, 蒙古語, 捷克語, 丹麥語, 瑞典語, 塞爾維亞語, 印地語, 馬來語, 印尼語, 老撾語, 緬甸語, 荷蘭語, 烏克蘭語, 匈牙利語, 芬蘭語, 土耳其語, 希臘語, 烏爾都語, 阿拉伯語, 波蘭語, 挪威語, 愛爾蘭語, 希伯萊語,
上海翻譯公司專業翻譯類別
計算機 化學 通信 醫藥 醫療設備 石油 能源 醫學 冶金 建筑 物流 合同 法律 造紙 印刷 食品 圖書 簡歷 報表 網站 生物 財務 保險 口譯 配音 論文 紡織 科技 陪同 文學
上一篇:上海翻譯給您資訊《瞭望》:有必要設立國家級科技翻譯機構 | 下一篇:上海翻譯資訊:放棄了高考他仍夢想當翻譯家 |
專業翻譯公司
- 公司簡介
- 公司概況
- 我們的歷史
- 組織結構
- 我們的團隊
- 聯系我們
- 我們的優勢
- 豐富的人力資源
- 專業的項目管理
- 強大的技術支持
- 我們的服務
- 同傳及會議服務
- 會議同傳
- AV設備
- 會議服務
- 交替口譯
- 筆譯及后期制作
- 文檔筆譯
- DTP和印刷
- 多媒體譯制
- 語言培訓
- 生活漢語
- 商務英語
- 外語培訓
- 網站本土化
- 我們的服務范疇
- 翻譯語種
- 專業領域
- 口語陪同翻譯
- 疑問解答
- 影音翻譯
- 翻譯服務報價
- 翻譯流程
- 資料翻譯
- 筆譯及配套服務
- 證件翻譯
- 質控體系
- 保密制度
- 翻譯體系
- 語言辨識
- 特色服務
- 各國語言
- 我們的分支機構 <
- 新譯通翻譯(上海)公司
- 新譯通翻譯(北京)公司
- 新譯通翻譯(廣州)公司
- 新譯通翻譯(深圳)公司
- 新譯通翻譯(蘇州)公司
- 新譯通翻譯(杭州)公司
- 新譯通翻譯(南京)公司
- 新譯通翻譯(重慶)公司
- 新譯通翻譯(成都)公司
- 新譯通翻譯(青島)公司